(资料图)
“去年番茄丰收,我们一天就能摘9筐,大概450斤,每斤以3块钱的价格卖给上门收货的企业,挣了不少钱。” 春天,万物勃发。怀着对今年番茄再次丰收的憧憬,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小江村村民蒙富友,正忙着给大棚里的番茄浇水施肥、修枝治虫。 蒙富友想起去年番茄丰收,激动地说:“以前我只埋头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亏了粤桂协作工作队的科学指导,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销路,现在我们种起番茄来更有干劲了。” 蒙富友此前一直在深圳务工,两年前辞职返回小江村,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失去收入来源的他,望着山上闲置的农田陷入了沉思。小江村堪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并不适宜大量种植水稻,蒙富友决定靠山吃山,开始尝试种植其他农作物。 前两年,蒙富友一直在种植玉米,收入不尽如人意。到了2022年2月,因了解到番茄收益好、前景广,且政府出台了落实到户的帮扶政策,蒙富友凑钱建起大棚,开始种植番茄。 然而,现实给了蒙富友当头一棒。 “不了解番茄种植技术,没能把控肥料的使用量,成本提高了不说,番茄的产量还上不去,收入非常不稳定。”蒙富友当时非常苦恼。除此之外,小江村面临的更大难题,是番茄销路不畅,市场难以打开,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番茄在仓库里腐烂,苦不堪言。 2021年,深圳市南山区与龙胜县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南山区驻龙胜县粤桂协作工作队了解到龙胜番茄面临的困局,深入村民和田地进行调研分析,决定为龙胜番茄谋划“圳品”认定,希望借助深圳市场打开番茄销路,实现小江村村民增收。但想通过“圳品”认定,意味着龙胜番茄在绿色生产、品质管理、加工包装、基地生产等环节要比国家现行标准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这并非易事。龙胜县农副产品的龙头公司有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现有番茄基地的规模、运作模式和标准与“圳品”认定标准还有差距,急需更为专业的指导。 为此,粤桂协作工作队专门聘请农业专家对村民进行番茄种植培训,促进番茄提质提量。工作队还积极组织龙胜县相关企业与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标准促进会“圳品”工作团队深入对接,加强对申报主体业务指导和“圳品”标准细节的沟通,针对龙胜县“圳品”认定环节中的薄弱部分制定有力措施。经过一番努力,龙胜番茄种植土壤、灌溉水质、成品番茄分级、企业内部生产程序检测等有了更加细致的标准,企业和村民完成“圳品”认定的信心和热情被逐渐激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龙胜番茄申报“圳品”60多项指标全部达标。去年8月,经评定,龙胜番茄符合“圳品”标准,入选龙胜县第一批“圳品”产品。 龙胜番茄成为“圳品”之后,其价格稳步提升,从之前的1元—2元/斤提升到3元/斤。见此情形,处于观望中的小江村村民纷纷加入番茄种植队伍。截至目前,小江村番茄种植共带动345户、1385人加入,种植面积达1166亩,在促进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小小番茄,带来了小江村走向乡村振兴的“红色希望”。 南山区、龙胜县两地以“龙胜所需,南山所能”为宗旨,以“圳品”认定为契机,携手合作,让龙胜特色产品“出山入圈”,登上更广大的舞台。小小番茄把自然生态资源转变为了产业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这也坚定了龙胜广大村民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信心。
□吕 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