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复旦教师的“课程包”充实中小学课后服务

来源: 2021-11-10 17:37:44

  ■本报记者 张鹏

  “双减”落地两月有余,家长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认可度如何?还有哪些课后服务难点需要解决?日前,复旦大学在杨浦区42所公立中小学(28所小学、14所初中)中开展“双减”政策后课后服务的大样本调研,上万份调研结果显示:家长和学生对课后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不少教师也坦言,课后服务的出现确实增加了工作量。

  基于前期调研,杨浦区与复旦大学区校联动,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和杨浦区教育学院合作成立项目组,聚焦“双减”政策后基础教育学校在提供课后服务中遇到的新课题,启动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记者获悉,复旦大学已派出17位教师深入杨浦区中小学课堂,开设《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中小学生体验式情绪管理训练》《聚焦学习能力的家长教育系列讲座》等课程,形成1.0版课后资源服务包,以期为今后本市中小学校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探新路。

  “最近学习压力较大,怎样舒缓情绪?或许,大家可以用颜色来描述心情,或者将烦躁的情绪编入歌曲唱出来。”日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李晓茹和上海市育鹰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沈燕霞,为上海市育鹰学校学生上了一堂情绪管理辅导课。

  李晓茹为中小学生上课,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记者从杨浦区教育局获悉,随着此次复旦和杨浦的“牵手”,未来,复旦将发挥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叠加杨浦区教育学院在基础教育领域积淀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优势,双方将共同开发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业化课程资源包,充分利用“双减”政策为学生发展留出的宝贵时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目前,双方共同研制的《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发布,17门课程打包形成1.0版课后资源服务包已经走入中小学。

  “这次调研结果还显示,目前中小学里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教育比较缺乏。而大学里,应用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容易遭遇一定的就业压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直言,这说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配”。

  记者注意到,三年行动方案也提及,复旦将研究拓展高校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社会政策等专业下的学校心理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等全新的培养方向,并同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以期引导相关学科的学生“专业对口”。同时,双方还将进一步探索建设专业指导团队,提高参与各方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 【编辑:陈文韬】

关键词:

上一篇: 广州:想探秘“城市大脑”?今天起可预约摇号
下一篇:成龙在国际上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烂番茄的创始人告诉你答案
为你精选